365彩票app老版_365速发国际平台坑人_bt365无法登陆江苏省第四期中青年骨干培训班学习小结(戴维玉)
365彩票app老版_365速发国际平台坑人_bt365无法登陆江苏省第四期中青年骨干培训班
学习小结
苏州市委会 戴维玉
2011年13日至20日,非常荣幸地参加了365彩票app老版_365速发国际平台坑人_bt365无法登陆江苏省委员会在北京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举办的365彩票app老版_365速发国际平台坑人_bt365无法登陆江苏省第四期中青年骨干培训班。虽然学习时间较短,但在365彩票app老版_365速发国际平台坑人_bt365无法登陆江苏省委和中央社院的周密安排下,收获很多,受益终生,在此表示感谢。收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有幸到社中央去参观,并得到中央领导宴请,是对我们非常大的鞭策。二、认识了社省委的各级领导,并全程陪同学习,为我们以后更好的参政议政指明方向。三、有幸听到中央社院各位老师的尊尊教诲,为我们以后的工作提供了精神食粮。四、参观了革命圣地西北坡和白洋淀,明白了建立新中国的艰辛。五、有幸结识了各市九三的中青年骨干,并成为同学朋友,成为以后工作学习参政议政的坚强后盾。在精神食粮方面,中央社院各位老师提供的知识面很广,信息量很大,需要很长的时间去领会应用。下面我重点谈一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方面的学习心得: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在中国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这一制度孕育于抗日战争时期,正式确立于新中国成立之际,并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发展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建立了实行“三三制”的抗日民主政权。“三三制”政权是具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它包含了共产党的领导、各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各党派参政的基本特征。因此,这可以看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萌芽状态。解放战争时期,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在长期实践中经过比较,自觉地、郑重地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1948年5月,各民主党派一致响应中共中央的“五一”号召,赞同召开新政协,成立民主联合政府。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正式确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断完善与发展,正式形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概念,并把完善这项制度作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1989年12月,中共中央颁布了《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中共中央第一次以文件的形式确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并明确了各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权中的参政党地位、民主党派参政的基本点以及民主党派履行监督职责的总原则。以此为标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走上了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轨道。
在当代中国民主政治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构成了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内容和基本框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人民政协组织形式)则是基本政治制度,两者都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既不同于一些国家的议会制和多党制,也有别于一些国家的一党制。
实践证明,作为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和巨大的优越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拓宽社会利益表达渠道,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二、政治协商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
2006年2月8日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第一次明确提出:“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和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性问题得到一致意见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③这一论断充分体现了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的协商民主的创立和实现,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大创造,为人类政治文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民主形式。
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形式的政治协商包括了两个不同层面、两种不同属性的政治协商,即“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政治协商”和“中国共产党在人民政协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各界代表人士的协商”。两种政治协商在属性、内涵上都是不同的: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政治协商更多地体现了政党之间的政治协商,是多党合作的主要形式,是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的主要方式。这种协商具有高层次、高频率、小范围的特点。而中国共产党在人民政协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各界代表人士的协商,即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不仅仅只是一种政党协商机制,它既包括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协商,即党派间的政治协商,也包括中国共产党同非党派组织的各界代表人士的协商,体现了更大范围的政治协商。
从组织形式上看,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政治协商主要是由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和各级党委主要领导人通过召开协调会、座谈会等形式,直接与各民主党派领导人、无党派代表人士进行党派间的政治协商。对于这种政治协商的组织形式,《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政治协商,主要采取民主协商会、小范围谈心会、座谈会等形式。除会议协商外,各民主党派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还可以随时就国家的大政方针和具体的重大问题向中共中央提出书面建议,或约请中共中央负责人交谈。而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主要采取政协全体会议、常务委员会会议、主席会议、常务委员会专题协调会、各专门委员会会议等形式。2006年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规定了人民政协的八种协商形式:“政协全体会议、常务委员会会议、主席会议、常务委员会专题协调会、政协党组受党委委托召开的座谈会,秘书长会议,各专门委员会会议,根据需要召开有政协各组成单位和各界代表人士参加的内部协调会议。”
无论是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政治协商,还是中国共产党在人民政协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各界代表人士的协商,都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无可替代的作用。
三、民主监督是我国社会主义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框架内的民主监督,实质上指的是“政治监督”,即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和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在人民政协和民主党派的基本职能中,都有民主监督。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主体是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代表人士,民主党派民主监督主要依靠的平台是人民政协,两者的民主监督有交叉,但是在监督主体、监督的具体内容和形式上还是有区别的。在监督主体上,政协民主监督比民主党派民主监督要广泛。在监督内容上,2005年2月18日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中明确规定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主要内容是:“国家宪法和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中国共产党和政府重要方针政策的制定和贯彻执行情况;党委依法执政及党员领导干部履行职责、为政清廉的情况。”⑤而1995年4月通过的《政协全国委员会关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规定》则将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主要内容规定为:“国家宪法与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中共中央与国家领导机关制定的重要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情况,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履行职责、遵守法纪、为政清廉等方面情况,参加政协的各单位和个人遵守政协章程和执行政协决议的情况。”由此可见,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的内容比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内容要少两条,特别是监督“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财政预算执行情况”一条。在形式上,民主党派民主监督比人民政协民主监督要丰富,不仅可以“通过在政协大会发言和提出提案、在视察调研中提出意见或其他形式提出批评和建议”,而且可以“在政治协商中提出意见”,“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各专门委员会在组织有关问题的调查研究时,可邀请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参加”,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可以“应邀担任司法机关和政府部门的特约人员等”。
四、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不断完善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长期实践和反复探索,已经成功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历史和国情,体现中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的政治发展道路,或者说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新的民主政治模式。这个模式就是: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这三大要素的结合和统一,构成了中国式民主的基本特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目标,就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是一项前人没有开创的事业,必须要走适合自己国情的政治发展道路,寻找一条既能体现民主价值又有自己特色的政治实现形式。不论是从体现民主的本质上,还是从民主本身具有的特殊性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体现了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相统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本质。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本身就包含有共产党的领导这一社会主义民主的核心因素。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利益是一致的,共产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在本质上是统一的。在多党合作的关系中,共产党是处于政治领导地位的执政党。共产党的这种领导地位是经过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而为全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一致公认的。中国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既强调了多党派的团结合作,又强调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从制度层面规定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一社会主义民主的核心因素。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要求。2007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中国的政党制度》白皮书中,将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价值和功能归结为:政治参与、利益表达、社会整合、民主监督、维护稳定。中国多党合作制度以其独特的结构功能和运行机制,提供了一种合理有序的政治参与渠道;能够有效反映社会各方面的利益、愿望和诉求,畅通和拓宽社会利益表达渠道;能够形成强大的社会整合力,促进政治资源的优化配置,调动各方面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能够提供一种中国共产党自身监督之外更多方面的监督;能够避免政党互相倾轧造成的政局不稳和政权频繁更迭,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内耗,维护安定团结的社会政治局面。这些都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要求。
中共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同志连续5年来在党外人士迎春座谈会,以及第20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就新世纪新阶段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加强与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及统一战线问题发表重要讲话。中共中央两个5号文件和15号文件,在总结历史经验和成功做法的基础上,围绕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思想和政策观点。这些是具有深远历史意义及重要现实意义的重大举措,为健全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指明了方向。
毋庸置疑,我国的多党合作和人民政协工作已经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就,但是我们同样应该看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还有很多需要不断完善的地方。现代社会,是民主法治的社会,国家社会生活的各个公共领域都必须法治化。没有法律的保障,民主政治就只是一句空话。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作为当代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多党合作与人民政协作为我国政治体制与政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毫无疑问应该纳入法治的轨道,纳入到宪法和法律的框架内来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