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欢迎您访问365彩票app老版_365速发国际平台坑人_bt365无法登陆江苏省委员会网站! 收藏本站设为首页

        政协委员在联组会议上披露 果蔬好看不好吃,原是土壤“生病”了

        发布时间:2017-02-09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本报讯(记者 毛庆 吕宁丰) “现在的水果、蔬菜个头越来越大、越长越美,为什么吃起来口感却越来越差?营养也不如以前?”昨天下午,省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促进生态环境更加优美 ”联组会议上,省政协委员、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董元华道破其中原因:那是因为土壤“病”了,跟人一样,很多都是亚健康。


            近年来,越来越多人感觉吃的蔬菜、粮食、肉类食品,已没有昔日的口感。董元华说,农产品质量下降,源头在于土壤中矿质元素下降和施肥不合理,也就是说土壤生病了。


            董元华列出了一组数据:加拿大有研究表明,1951年2个桃的维生素A含量相当于2002年的53个桃,1个橘的含量相当于2002年的10个橘。就中国而言,2002年,中国的蔬菜、水果、谷物、肉等食物钙含量,都较1963年下降了13%—86%;铁含量下降了7%—78%。与之相对应的一组数据,全球性土壤矿质元素正面临下降趋势,北美100年下降85%,南美和亚洲下降76%。因土壤矿质元素含量下降,加之施肥不合理,导致农产品中各种矿质和维生素等有益植物化学物质含量下降,直接引起植物健康程度下降,对病虫害抵抗力下降,农药使用频次和量加大,农残问题日趋严重。甚至有的地区在长期高强度化肥、农药的投入下,土壤生物功能退化,成为“死”土壤。


            “所以,必须对土壤进行健康管理,这也是新一轮农业绿色革命的核心。”董元华表示,首先要适当让土壤休养生息,不能一味图产量,而忽略了农产品口感下降和土壤健康状况恶化的后果。


            其次,要摸清土壤家底。董元华说,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已过去约30年,至今没有启动新的土壤普查工作。虽然国土、农业、环保部门前几年开展了国土生态调查、土壤环境污染调查等,但仅限于土壤肥力、土壤环境指标,而对于土壤健康密切相关的生物学指标鲜有涉及。


            董元华还建议,对土壤健康开展基础性和实用技术研究,加强与欧美等国土壤健康研究的国际合作,建立适合江苏省情的土壤健康保育技术体系。在典型农业园区,可开展土壤健康保育示范工程。(南京日报2月8日A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