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不安全?
省人大代表、南京市审计局副局长林林带来了关于食品安全以及转基因的建议。“我已经连续四届当选人大代表了,我代表的是身边的老百姓,每一次来,我都会事先做很多准备,希望可以将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反映上去。”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是确保农产品到餐桌安全的重要环节,更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核心内容。”林林说,虽然我省已经建成了省市县乡四级农产品检测体系,苏南地区甚至建立了市场到基地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但是大多数消费者缺乏食品安全意识,不会查看或索取检验合格证,另外农产品检测水平也有待提高。
她建议从生产者和消费者两头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与教育,减少源头污染,同时提高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希望相关部门强化监管,开展专项整治,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长效机制。
“转基因”标识总是“躲猫猫”
近来社会上对于“转基因食品”的争议非常大。林林代表认为,在全球转基因食品安全尚无定论的背景下,标注不规范的情况,会使消费者的知情权受到侵害。“实施转基因食品安全管理,不仅有利于管理机构管理,也体现了对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的尊重。”
林林经过市场调研发现,转基因食品日益增多,转基因食品的标注总是和消费者“躲猫猫”。有的标识不显着,有的只是用很小的字体标注为转基因大豆。与之相反的是,“非转基因”的标签一般非常醒目。“许多用进口转基因大豆加工的豆奶、大豆饮品等,都没有标注是否使用了转基因原料。”
林林告诉记者,目前南京市场上转基因标注仍然不理想的原因问题有三点:法律规定笼统,缺乏详细细则,《农业生物标识管理办法》只对列入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目录中的食品加以规定,但转基因原料再加工和深加工之后的产品却不在被要求的标识目录中;虽然我国出台了管理制度,但市场缺乏有效的监管;转基因生产者担心标注后影响销量,往往不标注或标注不到位。“希望省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根据转基因技术发展应用的情况,及时更新标注范围细目;适当增加监管经费投入;相关执法监管部门应开展有效监督、保证标识规定贯彻落实;建立健全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和检测体系并建立与社会公众的沟通交流机制。” (摘自1.19<扬子晚报>)扬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