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国的政党制度》白皮书的一点体会
此次参加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的学习,虽然时间短暂,却收获颇多,影响最为深刻的是学习《中国的政党制度》白皮书,下面对自己的某些学习体会做一简单汇报,不足甚至错误之处,请领导指正。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07年11月发表的《中国的政党制度》白皮书,全面介绍了中国政党制度的形成、主要特征和基本内容,是我国首次就政党制度发表的白皮书,也是我国就民主政治建设问题发表的第二部白皮书。对于我而言,是第一次系统地了解了多党合作制度的价值和功能。
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价值和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政治参与、利益表达、社会整合、民主监督和维护稳定。其中关于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叙述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互相监督,有利于强化体制内的监督功能,避免由于缺乏监督而导致的种种弊端。各民主党派反应和代表着各自所联系群众的具体利益和要求,能够反映社会上多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能够提供一种中国共产党自身监督之外更多方面的监督,有利于执政党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更加自觉地抵制和克服官僚主义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加强和改进政党的工作。
通过进一步的学习,了解了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主要内容有:国家宪法和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中国共产党和政府重要方针政策的制定和贯彻执行情况;中共依法执政及党员领导干部履行职责、为政清廉等方面的情况。民主党派监督的主要形式主要有:在政治协商中提出意见;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向中共及其职能部门提出书面意见;参加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各专门委员会组织有关问题的调查研究,提出意见;在政协大会发言和提出提案、在视察调研中提出意见或以其他形式提出批评和建议;参加有关方面组织的重大问题调查和专项考察等活动;担任司法机关和政府部门的特约人员,参加有关执法检查和执法监督工作等。
民主监督作为民主党派的一项重要职能,其意义十分重大。中国革命和中国社会主义的实践,一方面形成了强有力的执政党,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提供了现实的领导力量和执行力量,但同时,正是全面的国家管理压缩了社会的民主空间,压缩了公民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也造成了权力自身的诸多问题。人类迄今为止的一切政治探索表明,没有一种政治手段比民主法治的手段更能促进公平和共同富裕的人类理想的实现,站在时代和历史的高度,应该说《中国的政党制度》白皮书对建立合理的政治制度、以民主政治的共同原则指导制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改革开放特别是建立市场经济的过程,是一个社会利益分化的过程。在一个利益分殊的时代,执政党如何处理与其他政党、社会各个阶层的关系,不仅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和合法性,也关乎市场经济和整个国家的前途及命运。当党的决定最后要形成国家的大政方针时,它就必须要兼顾社会各个阶层的利益。它的权力过分偏向社会哪一阶层,就意味着其他各阶层利益受损。只有让社会各个阶层和不同的利益诉求,在平等的规则下谈判博弈,才能化解社会矛盾。
值得特别警惕的是,在当今社会中,官僚特权阶层的形成,它是民主政治建设过程中的巨大障碍。传统的观点认为,共产党的最大敌人是资产阶级,国家和社会管理者的利益与党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是一致的,而前苏联解体的事实已经表明,官僚特权阶层是有着自己特殊利益的,这种利益甚至与党、人民的利益背道而驰,在必要的时候,他们甚至会为实现自己的局部利益叛卖党和人民的利益。虽然在中国现阶段,官僚特权分子只是干部队伍中的少数,而且执政党在打击贪污腐败保持队伍的纯洁性上不遗余力,但是很多事例说明,一旦发生权力腐败,将主导整个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精英阶层的堕落与合谋,进而造成社会腐败。
当然,要保证民主党派监督功能的实现,有多方面的工作要做,例如,监督职能的渠道;民主党派自身的建设等。由于时间限制,在此不做进一步的讨论了。
南京工业大学 王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