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农业长久红火,还得添把柴
休闲农业长久红火,还得添把柴
365彩票app老版_365速发国际平台坑人_bt365无法登陆江苏省委员会
在过去十年里,江苏各地纷纷推广休闲农业。实践证明,休闲农业确实收益好、见效快,能够让农民增收,能够带动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但是,面对红红火火的休闲农业,农民却有着自己的担忧:“红火一时容易,想要长久红火,还得添把柴。”
那么,江苏的休闲农业长期发展,还欠缺什么呢?
一是在制度层面,缺少关于全省休闲农业的中长期规划,难以在产业布局、项目规划、运行机制、后勤保障上等方面指导休闲农业的长远发展。使得各地着眼并发力于“短平快”项目,不利于新型农业生态培育和农村内涵式发展。
二是具体项目规划时,协同范围较小,考虑因素单一,规划抗风险能力不高。从前,规划不出县,直接导致了紧邻县乡的休闲农业项目同质化,而近年来为规避同质陷阱,一些地方注重了特色规划,特色项目星罗密布,一些劣质特色项目也占用了大量资源,反而制约了良性特色项目的扩展,没能显现出特色规模效益来。
三是项目运行中,“农味”变淡,休闲农业有去“农”化迹象。“农味”是休闲农业的核心要素,是乡风乡貌给人的愉悦感,是人类对大地供养的感恩情怀。可有些地方还是会为了金山银山而过度开发,破坏了绿水青山;有相当一部分地区,只重视自然资源保护,却忽视了文化资源保护,导致传统农耕文化流失;而一些休闲农业项目定力不足,一旦 “卡壳”,就会自主跳转到其他产业。
四是保障不充足、扶持不精准,拖了休闲农业发展的后腿。休闲农业的配套设施建设需要用地、项目建设需要资金、项目运行需要各种人才,没有充足的保障,休闲农业的规划再先进,都难以走远。目前各级政府对乡村涉农经济的扶持,多偏向公共领域的一揽子服务,少有一对一的精准扶持,农民反映基层政府是心有余力不足,帮不上大忙。
休闲农业是传统农业在现代政治、经济、文化综合作用下,自然形成的新型农业经济模式,代表着人们对美好乡村生活的向往,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还会继续发挥其“红红火火”的作用。政府应当顺其自然,为休闲农业抱薪添柴,助力其长期发展。
建议:
1.由江苏省发改委、农业厅联合制定《江苏休闲农业长期规划纲要》,规划期为十年。区分苏南、苏中、苏北,综合考虑丘陵、平原、河网等地理特色、总结各地历年来实践经验,按照产业规模、资源配置、设施保障、运行机制、人才管理等多个方面,给出分阶段的建设指导意见。
2.在全省范围内,整合现有休闲农业项目,合理进行产业布局。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消费需要为风向标,讲求特色,而不拘泥特色,促进特色项目的产品化、市场化。扶持一批品质优秀、发展潜力大的省级品牌项目,关停一批效益差、影响坏的项目。因地制宜有序推进点、线、面结合,实现产业集聚发展,实现规模效益。
3.坚持以农为主、休闲为辅,大力推广高效、绿色的休闲农业项目。农业为国之本,休闲农业具体项目的规划与开发,不能以牺牲农业长远利益为代价。要紧扣“农味”来做好“农业+”文章,推动农业+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多种业态的良性增长。要做好风险防控,保证生产、生活、生态及文化协调稳定。。要以绿色化、特色化、创意化为引领,积极谋划以休闲农业助推乡村振兴的路径,让农民尽快拥有获得感,力争“一个项目红火一个村,一组项目红火一个乡”。
4.以县乡为主,推进休闲农业的保障系统建设。加大用地、资金及人才的扶持力度,实施项目保障模式,让每一个项目都能一对一的得到精准充足的资源保障。划分休闲农业项目等级,制定配套保障资源标准以及相应调配、使用、培训等制度。完善保障资源的绩效考核和跟踪审计,提高资源利用率。坚持信息主导,推进休闲农业保障信息化建设,做好互联网时代的宣传推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