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几点认识(郭英华)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几点认识
省直工委 郭英华
一、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意义
1、是抵御西方资本主义价值体系的需要。
我们同各种敌对势力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在本质上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与资本主义价值体系的较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内容。一个社会只有根植于某种共同的价值体系,它的存在和发展才有稳固的基础。资本主义价值观体系的核心,是“个人本位”或“个人主义”。它肯定个人生命、自由、和私有财产等,是不可侵犯的“天赋人权”,认为社会的一切权力都导源于个人对自己生活的基本权利。只有个人才是实在的,整个社会的结构和关系通过个人之间的交往,特别是通过商品交换来形成。资本主义价值观表现在社会制度和社会规范方面,是反映私有制基础上的商品自由竞争、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自由”观念和功利主义观念.温家宝总理说:“科学、民主、法制、自由、人权,并非资本主义所独有,而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共同追求的价值观和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我们不能把西方的价值观等同于普世价值,不能把普世价值标签化。
2、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需要。
民族凝聚力主要是指建立在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统一意志上的精神凝聚力,以及建立在精神凝聚力基础之上的民族团结的力量。民族凝聚力本质上是民族共同体对其内部成员的内聚力。我国56个民族认同的根本价值理念有两点,一是关于各民族在一个统一国家内的基本地位的价值理念,即民族平等团结,民族共同发展繁荣。二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模式,即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为指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价值理念。
3、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为我国经济社会注入了强大的生机活力。但市场经济自身的缺点和消极因素也反映到人们的思想道德和人与人的关系上来,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不仅严重影响人们价值取向,还严重影响到市场经济的完善和发展,成为社会的一种毒瘤。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
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三个重要文件分别是:2006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7年10月召开的十七大报告、2009年9月召开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问题的决定》,这三个文件里均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分为四个层次:
1、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伟大旗帜。马克思主义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根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挥着理论基础和精神支柱的作用,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理想信念教育是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中之重,要学习贯彻“四个基本”即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增强“五种意识”,即增强党的意识;增强宗旨意识,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增强执政意识;增强大局意识;增强责任意识。做到“四个划清”,即自觉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划清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与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的界限;划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同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界限;划清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同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界限。
3、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民族精神,关乎民族的兴衰成败。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具有时代性。围绕改革创新这个核心,时代精神具有多维表现,其特征就是与时俱进,其本质是以人为本,其要求是确立开放意识与世界理念、自主意识与民族觉悟、竞争意识与效率追求、法制意识与和谐取向,等等。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展现。
4、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它是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高度概括。既有内在的自我约束要求,又有外在的制度规范;既有道德底线的坚守,又有超越自我的追求;既有道德共识的肯定,又有社会主义道德特性的阐发。具体说,热爱祖国、服务人民是“立身之本”;崇尚科学、辛勤劳动是“成人之路”,团结互助、诚实守信是“做人之道”;遵纪守法、艰苦奋斗是“律己之规”。
三、探索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核心价值观
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结合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与中国共产党长期合作的过程中形成的精神传统和价值理念,有必要探索“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核心价值观”这一命题,以充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保证其完整性。
通过学习,认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核心价值观为爱国、民主、合作、求实、奉献。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统一的,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共同的历史追求和价值取向。民主是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为之长期奋斗的共同目标。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要以高度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做中国共产党的挚友和诤友,支持和协助执政党做好各项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讲真话、讲实话、做实事,努力用知识为人民福祉和社会进步服务,把生命和智慧献给国家和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