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徐军)
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体会
淮安市委会 徐军
当前我们要学习的是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这个“体系”高度来认识和体会的。特别是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刻的概括和高度的研究学习之后,我们体会到:“灵魂”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主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精髓”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基础”是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精神精髓。只有把理论学习好,对理论才能有清醒的认识,才会有坚定的政治信念,才能自觉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
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意义:1、是抵御西方资本主义价值体系的需要。价值体系是国家软实力,软实力是影响他国意愿的能力与无形的权力资源,如文化、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等领域的力量,是一种靠着吸引,而非强制与收买,达到目标之能力。古人: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2、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需要。国家认同的核心内容,二种认同:政治认同(政治体制和政治制度),文化认同(民族共同的文化纽带),比政治认同更持久,更巩固,用核心价值体系巩固我们的文化认同。3、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市场经济的考验是党长期面临的四大考验之一,市场经济给社会结构、社会秩序状态、社会控制方式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一、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社会主义”是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或模式的,就是在同一个国家其所经历的社会主义过程,亦可能会因其历史的条件或者因领导者的思维方式的不同而差异。但是如果偏离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指导,特别是脱离了马克思主义的统领地位,就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中认清方向,判断现象与本质而步入歧途。纵观前苏联,在斯大林时期执行的是“绝对公有制”的经济政策和“寡人政治”路线的所谓社会主义路线其政治灾难触目惊心。上个世纪六十年毛泽东主席就总结了前苏联赫鲁晓夫时期的教训,用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思想理论基础,结合中国的具体实践,提出走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使一个贫困的人口大国屹立于世界之林,毋庸置疑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灵魂。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作为共同信念、共同前进方向、共同奋斗目标、坚持不懈地为之奋斗。具体落实国家十二五规划建议: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鸦片战争以后,由于封建政府的腐败无能,西方列强凭借坚船利炮入侵中国,使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在那个时期不少爱国的志士仁人以及各种政治力量进行过种种的探索和努力企图挽救中国,但均因未求得真理而告失败。反观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不论是农民战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以及西方“赐”给的种种西化方案,都无法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这一切均因未能找到一个符合当时中国国情的“共同理想”价值模式的主题。最终由于中国人民清醒的选择了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这个共同的、符合中国社会当时变革的共同理想,同心同德、艰苦奋斗进行了过渡到社会主义的伟大的深刻的变革,形成了“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初级模式。中国共产党以中国式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主题,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历史征程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改革开放三十年所取得的成绩举世瞩目,再横向比较印度这个人口众多与中国相似的国家,印度选择的是“印度特色”的资本主义,其虽也有发展,但相比中国更凸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事实可鉴的打破了资本主义国家长期宣传的中国如不照搬西方模式难以强国富民的神话以及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国内激进改革思潮派的西化论。历史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改革开放、治国的主题。
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精髓
一个民族的文化决定这个民族的性格和精神,而民族的精神决定这个民族的命运,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最大精神支柱。郑成功精神、虎门销烟的精神都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精神。这种强大的民族精神激励着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抵御外国的侵略。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精神激励国人推翻封建专制赢得民族的新生,同样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者、弘扬者和培育者,以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传统,为民族独立、国家和人民的解放进行艰苦卓越的努力,使中华民族精神得到前所未有的发扬光大,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改革为核心进行改革开放,创立了快速发展和与时俱进的新的历史时期,冲破了防碍发展的思想观念如“姓社姓资”的问题。革除那些影响发展的不相适应的体制弊端,如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问题。改革开放的实践催生了伟大的时代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所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四、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在我们当今社会主义改革的转型时期,人们的价值观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人生观和价值取向已经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法律法规往往滞后于人们的思维进程。此时则需要一种健康的道德上的荣辱观来调整人们的思维方式。中共中央在改革开放纵深的今天提出的“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符合了今天社会主义道德的与时俱进,能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制相协调,与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美德相传承。是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民主与法律不是一把万能的钥匙,还必须补充以规范人们道德的荣辱观来调整全社会的有序进程。今天我们这个转型中的泱泱大国的稳定,是与宣传和推行“八荣八耻”荣辱观奠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分不开的。我们要把社会主义的“八荣八耻”观转化成为人民的主体意识,就更能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体系基础更巩固更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