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五种意识 三个平台夯实履职基石
-------第15期民主党派骨干培训班学习心得(陈沛华)
又一次踏进省社会主义学院,又一次收获云集的知识、甜蜜的友情、人生的启迪。一个月的学习时间是短暂的,但给予我的教益却无穷无尽。这里的课堂让我明白:要夯实履职的基石,必须自觉树立五种意识,用好三种平台。
一、树立五种意识
1、树立政治意识。每作出一种选择,每说出一句话,我们都要考量自己是否违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否与执政党做到了同心同德同愿同行。我们的前辈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同心”精神的真实内涵,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履职史,我们应该自觉传承先辈的优良传统,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政治把握能力,始终弹奏和谐的音符。
2、树立责任意识。有位学员在交流时说:不管是岗位工作还是社会履职,当我面对,我永远把自己当成主角,永远不让自己成为旁观者。这就是责任感、责任意识。我们应从爱国、爱家乡,爱党、爱民的角度关心、关注自己周围的社会、经济等发展态势,了解老百姓的所思所想,了解党和政府的政策,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政府工作的建议,帮助政府化解行政风险;我们还要自觉投入到服务社会、服务民生的各项工作中去,用实际行动支持地方乃至全国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
3、树立大局意识。法律赋予我们参政党参与国家政权等职能,是希望我们关心国计民生的大事,而不是只把眼光停留在小团体的事、停留在家长里短上。所以,我们必须立足帮忙而不添乱,到位而不越位的原则,着眼于国计民生开展社会调查、进行研究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尤其是在大是大非面前,必须要有鲜明的态度,始终与执政党的大方向、大决策保持一致,坚持自觉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动摇,坚持维持和谐、稳定的建设局面不动摇。
4、树立实事求是意识。在履职过程中,社会调查是必不可少的手段,但在开展调查过程中,要学会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方法,不能唯老百姓说是真,不能满足于道听途说得来的资料,要做好对调查材料过滤、分析的工作,实事求是的反映社会真实情况,真正使我们的建议成为执政者进行决策的可靠依据。
5、树立终身学习意识。我们的经历有限,我们的知识面也存在局限性,而履职是没有界限的,只要是有关党计、国计、民计的事,我们都要关心、了解和参与,都要研究、反映和分担。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向书本学,逐步扩大知识面;向实践学,弥补自己阅历的不足。通过持之以恒的学习和实践,使自己的履职能力有明显的改善,履职的效果有明显的提升。
二、用好三个平台
1、用好岗位平台。岗位上有我们最熟悉的环境、业务,我们很容易了解跟岗位有关的各项问题的发生发展情况,对产生问题的原因也比较清楚。所以,在岗位工作中,我们要善于当有心人,尤其要善于留意其中的细节,并针对发现的问题开展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以便提出合理化建议。
2、用好人大、政协和党派组织平台。我们除了有参政党党员的身份,我们很多人还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身份,党派组织以及人大、政协平台为每个成员提供了许多学习、实践的机会,也提供了许多知情渠道以及反映社情民意、传递建议意见的直通车。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这些平台,广泛开展社会调查,努力将群众的呼声递上去,将政府的关怀传下来,在政府、群众之间起好桥梁作用。
3、用好生活平台。我们居住在一个城市、一个城市的社区,我们联系着社会上各界群众,我们周围有一个很大的民众群体,这些群体是各种社会信息的来源,从我们周围这些群体中,我们可以攫取很多养料,这些养料将成就我们履职的实践。我们要自觉融入这一平台,与这个群体的每个生命共命运同呼吸,感受着他们的感受,体会着他们的体会,再将这种感受和体会传导给党和政府,让党和政府了解老百姓的所思所想,让党和政府能更直接高效地为群众服务。
除了要树立五种种意识、用好三个平台以外,还应学会处理好岗位工作与履职工作之间的关系。
许多成员总被岗位工作拖住手脚,而无法在社会履职上施展才华。或者在社会履职上取得了很显着的成绩,却偏废了岗位工作。这两种做法都是不可取的,不仅会对长期履职产生不利影响,还会导致外界对参政党的误解。所以,要确保顺利开展履职工作,必须真正做到双尽职,使岗位工作与社会履职工作获得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