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学习“十七大报告”,搞好政治交接--韩盛文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发展是一脉相承的
从一八四零年开始的中国近代史,以康有为、孙中山为代表,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条件下,致力于中国的伟大复兴。戊戌变法、五四运动、辛亥革命,都未能如愿以偿。然而,以中国共产党人为代表的一批仁人志士,赴欧州“找到了”马克思主义,同时“阿芙乐尔号”一声炮响,也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他们从改变生产关系入手,解放对旧中国落后社会生产力的桎梏,开始了二十八年的长期武装斗争,并充分利用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后的民族感召,运用“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三大法宝”(党的建设、武装斗争、统一战线),不断发展壮大革命力量,从而取得了人民民主政权,建立了新中国,并适时走上了社会主义革命发展道路。这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的一个创造性的伟大成功。“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和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党中央领导集体,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进行了很好的政治交接,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不断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不能僵化,他们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科学评价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他们确认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是当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并坚持“改革开放”这一历史性伟大决策,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政治体制和上层建筑的完善和发展;他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致力于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而保障,在中国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从“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并在“十七大报告”中又进行了全面诠释,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样是一次成功的政治交接,使我们的社会主义发展更加全面协调可持续。
搞好政治交接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是中国人民近百年革命实践的基本认识。而当前,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是我们今后相当长时期发展的根本依据。
在我国搞“西方式”民主,走资本主义道路是行不通的。因为走社会主义道路已是全中国人民的共识,它早已经浸入中国人民的心田,是不可动摇的。任何政党和个人试图改变这一国家根本政治基础,终将被广大中国人民所唾弃。然而,我们可以适当发展资本主义因素,作为共产主义对付封建主义的同盟军。因为科学社会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是资本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社会。质言之,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应该具有共产主义因素,同时又具有资本主义因素,只是这里的资本主义因素与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资本主义因素,只有形式上的雷同,本质却完全不同,不是走“中国式资本主义道路”。只要我们承认封建主义因素仍然是当前改革开放的主要阻力,我们就应该能接受“资本主义因素是共产主义对付封建主义的同盟军”这一观点,因为资本主义因素就是在与封建主义的对抗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比如,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某些“民主”、“自由”、“人权”、“法制”等就可以筛选“拿来”,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社会中必备的资本主义因素,显然可以抑制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脱胎而来的社会主义社会中已经存在的大量封建主义因素;又比如,社会主义社会强调的法制,显然只能是为了保护社会主义社会必备的资本主义因素,因为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共产主义因素只能靠提倡弘扬,而主要不是需要法制的保护,法制教育不讲清这一点,就始终不能自圆其说。
中国共产党人的建党宗旨,就是要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尽管这一理想从当前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要经过数代,甚至于数十代人的长期曲折迂回、坚韧不拔的努力。中国人民的远大理想,不会为国内外的各种政治变幻所动摇。否则,革命先烈的亡灵会从地下站起来鞭挞那些不肖的子孙。一个具有远大理想的中华民族,是不可战胜的,尽管我们尊重国人的各种宗教信仰自由。所以,中国共产党人在坚持社会主义大旗的同时,也需要高举爱国主义大旗,最大限度地团结一切爱国主义的力量,共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党外各界人士,特别是各民主党派,在坚持爱国主义大旗的同时,也需要高举社会主义大旗,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反对搞“多党制”,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德,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搞好政治交接的关键,在于我们既要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要根据我国的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这无疑坚定地回答了十五年前不管姓“资”姓“社”的“问题”。当前的改革开放伟大决策,就是要抓住和用好国际重要战略机迂期,求真务实,锐意进取,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缩短我们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实力差距,坚持改革开放当然就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充要条件,停顿和倒退是没有出路的。
事物的普遍联系性决定了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自然辨证法的定义,在诸多马老祖宗的说法中,我认为恩格斯的论断“是关于联系的科学,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才是最准确的。因为,正是由于事物的普遍联系性才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确切地说,是事物的内在联系(相互关系)和外在联系(相互作用),以及它们的差异性(矛盾)才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机制。联系是发展的原因、基础和源泉,发展是联系的结果和表现,联系引起、构成和规定着发展,发展则反过来又推动着联系状况的改变。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执政后的列宁开始注重发展,斯大林强调发展,毛泽东的“一分为二”又将发展的理论完善到一个更高的境界,不能不说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辨证法的一大贡献。然而,他忽视了事物的联系性,由于在哲学思想上的偏执,推行错误的“以阶级斗争为纲”理论,使我党的执政产生失误,对社会主义事业造成了伤害。毛泽东急于发展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在当时搞“大跃进”、“一天等于二十年”、“十五年赶超英美”、“跑步进入共产主义”是不现实的;邓小平实行“改革开放”是完全正确的,但“发展是硬道理”也有所偏颇;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两个文明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特别是胡锦涛提出“科学发展观”,并在“十七大报告”中加以全面阐述,则把“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引领到一个更加科学、更加符合中国实际的轨道,是马克思主义发展与时俱进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党在“十六大”提出“要善于进行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也就是说,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也“要善于进行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亦即要有科学的发展观。就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在求真务实、统筹兼顾的基础上,讲求科学论证、讲求可持续性、讲求各地域各行业的协调发展。
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企要分开。政府不再是企业的“婆婆”,但政府也不能当企业的“�~姆”,任由某些地区和行业急剧膨胀,针对某些地区和行业的过热畸形发展,科学发展观即是一付清醒良药。那种过“左”和过右的倾向都是错误的,特别是不切实际的发展观要予以摈弃,以免造成欲速不达、劳民伤财、祸及子孙、事与愿违,同时对重大决策渎职失误还要有法律的制约。再也不能搞“想当然”的“一哄起”和“一刀切”了,政府和企业在执行相关政策规定之时,应该加强科学发展的理性思维。
科学发展观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交接
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我们不能照搬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模式,只能搞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因为我们既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社会主义是“国家资本主义”,也可是说国家是一个“大资本家”,我们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我们必须把有限的资金和财力集中办国家急需而有效的大事,以求迅速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我们必须加强国家制订相关政策对社会经济发展进行有力地科学宏观调控,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较之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经发展的优势,我们务必用好用足;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因为我们既要全体中国人民共享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又必须要与民族的长远根本利益相结合。
社会主义的物质生产发展,不能以牺牲精神和文化为代价。在发展市场经济的同时,人文精神因属隐性潜在而容易被冷落,使社会趋向经济富裕而人文精神趋于贫穷,思想趋于干涸,搞笑、戏说泛滥。所以说,现代经济、科技的发展往往是一柄“双刃剑”,它们所引起的负面作用,需要人文精神的力量加以抵消和缓解,一旦缺乏这种抵消和缓解,经济和科技也会受到挚约和伤害。一个国家,如果忽视或轻视人文精神教育,必然会导致民族文化素质乃至整体素质的下降,导致社会的整体庸俗化。
当前,社会上有的人忘记了过去,更有的人不了解过去;有的人在浮燥情绪弥漫下追名逐利,更有的人在个人拜金主义驱使下大讲不择手段的“硬道理”;有的人没有了理想和事业,更有的人没有了违纪守法的意识和信念。他们没有了道德和法律的约束,没有理想和事业的动力,没有先进文化的引领,就势必会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讲过“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共产党人必须讲政治,这是搞好政治交接之必然;毛泽东同志也讲过“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我们必须讲正气、树新风,这同样是政治交接之必然。当前社会上的“红色旅游”、“红色记忆”、“我的长征”等主旋律活动,就是顺应了这种政治交接的一种形式,各民主党派开展的“政治交接教育活动”,同样也是一种政治交接形式。党内外的这种政治交接将是长期的、丰富的、多形式的,具有其深远的战略意义。
搞好政治交接,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求我们在抓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必须同样抓好精神文明建设,两者并行不悖,而且一定会相互促进相长,从而使社会发展更加全面协调可持续。
作者系365彩票app老版_365速发国际平台坑人_bt365无法登陆无锡市惠山支社社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