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如何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施卫东委员这样说
交汇点讯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过去五年,江苏就业形势始终保持平稳,年均城镇新增就业超过140万人,位居全国前三;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3%以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充分肯定。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时指出“江苏就业情况一直是不错的,不仅较好解决了本地居民就业,而且吸纳了大量外来人口就业”;2017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还通报表扬了江苏就业创业工作。
“着力促进就业创业”写进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并成为2018年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的首要任务。瞄准政府工作报告新要求,江苏又该如何展现新作为?
加强“双创”教育改革,促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全国政协委员、365彩票app老版_365速发国际平台坑人_bt365无法登陆江苏省委副主委、南通大学校长施卫东
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我国新成长劳动力是1500多万人,其中,高校毕业生人数820万,超过了一半以上,创历史新高。如何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也格外引人关注。
“这需要多措并举,形成合力。”在全国政协委员、365彩票app老版_365速发国际平台坑人_bt365无法登陆江苏省委副主委、南通大学校长施卫东看来,首先是高校要有所作为。
高校应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鼓励毕业生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同时多方面拓展就业渠道,比如通过对接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结合“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引导毕业生到重点领域就业;鼓励毕业生到新兴领域就业创业,到社会组织就业,到国际组织实习任职,拓展就业渠道。高校还应积极强化就业服务,针对毕业生不同阶段就业创业的需求提供及时的有针对性的服务,并对就业困难毕业生加强帮扶,对离校后还没有就业的、家庭困难、残疾毕业生等进行重点帮扶,开展实名登记,“私人订制”就业方案,提供岗位信息、职业指导、培训见习等方面服务。
他认为,高校应把创业创新教育改革作为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突破口,为毕业生创业创新开辟“绿色通道”。加快发展众创空间,提升创业创新服务保障能力,多种形式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同时,落实优惠政策,放大省级新兴产业创业引导基金、天使投资引导资金效应,有条件的地方可设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基金,为高校毕业生创业提供股权投资、融资担保等服务。
还应建立人社部门、教育主管部门和高等院校等多方协同的“互联网+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在现有相关信息平台基础上打通壁垒、互联互通、整合资源,加大推进力度,逐步实现智能匹配、服务精准、标准统一、架构统一、覆盖全面、共建共享、多级管理、多方协同的就业创业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