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欢迎您访问365彩票app老版_365速发国际平台坑人_bt365无法登陆江苏省委员会网站! 收藏本站设为首页

        3毛钱的牛黄解毒丸、8毛钱一支的青霉素……

        发布时间:2017-02-10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2017年02月10日   A02 :聚焦江苏省两会   稿件来源:金陵晚报  
        金陵晚报记者 钱建芬
          “看病难”“看病贵”喊了十几年,但市民“病不起”的难题仍然存在。今年江苏省“两会”期间,多位省人大代表再次聚焦医疗健康难点问题,提出江苏率先建立保护廉价药的法律法规、医改再回头看等多方面建议,破解百姓“看病难”、“看病贵”。

          廉价药慢慢消失 应立法保护

          这几年,很多人感慨“看病贵”的同时,不禁疑惑,以前几毛钱、几元钱的廉价药去哪儿了?
          “已经消失的廉价常用药有非那根、西地兰、纯阳正气丸、麦角新碱、板蓝根、潘生丁等。正在慢慢消失的廉价常用药有3毛钱的牛黄解毒丸、3毛钱的诺氟沙星胶囊、3毛钱的红霉素软膏、5毛钱的三黄片、8毛钱一支的青霉素、1.89元的干酵母片、2元100片的复方新诺明……还有鱼精蛋白、硝酸甘油、胃舒平、心痛定、扑尔敏、呋喃旦啶、感冒通等都出现缺货情况。”省人大代表,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导曾莉统计了廉价药缺失的情况。
          曾莉称,廉价药缺失,源于廉价药保护意识薄弱问题,也和现行药品定价机制问题有关。此外,有关廉价药保护的法律法规的缺失,直接影响着廉价药的生存。
          “我建议江苏在有廉价药储备的基础上,可在法律法规、制度机制方面进行有效探索,为国家层面的改革先行先试。”曾莉说,可效仿《中药品种保护条例》对中药的保护,建立《廉价药保护条例》,将廉价药进行等级划分,如普通廉价药和救命廉价药,并作出相应的保护规定。
          曾莉建议,从廉价药的文化传承角度来讲,可将廉价药的生产列入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立法范畴,从文化遗产的角度进行相关知识权益的保护。

          制定补充性非基本医保目录

          大量治疗药物被排除在医保报销目录外,让很多医保参保病人仍觉得“看病贵”。
          针对此问题,省人大代表,南京市审计局巡视员、副局长林林建议完善基本医保目录,“医保目录完善的重点不在于对基本医保目录增加或删除多少药品,而在于做到调整有据,实施可行。”
          林林建议,针对很多特定疾病的药品不在基本医保目录之内,可以在制定适用所有参保对象兼容通用的基本医保目录外,根据筹资水平等因素,分别制定适用不同参保对象的、补充性的非基本医保目录,如某种特定疾病(大病保险)的医保目录用药。

          医改回头看药价水分挤出多少

          江苏是国家确定的医改试点省份之一。2015年11月,新的医改方案在全省推行,公立医院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对医疗服务价格进行调整。不过省人大代表、南京市胸科医院主任医师唐进认为,此次医改措施对医改的核心问题之一“合理的医疗服务收费”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
          为此他建议,今年由省人大常委会或者专门机构组织有关部门在2017年对全省的医改情况进行一次“回头看”。
          认真地考察一下,经过一年的实施,药价的虚高水分挤出了多少?药品的用量是否明显向合理水平靠近?患者的就医体验有无明显改善?“如果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就要及时拿出应对措施,使医改方案不断完善。”唐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