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省两会】代表热议两会预算草案:预算变厚却更容易读懂、民生支出仍是重头戏
昨天(7号),参加我省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的人大代表们分组审议江苏省2016年预算执行情况与2017年预算草案报告。今年相关解读材料更加详实,代表们普遍反映:读懂预算很轻松!今年我省财政政策将如何发力?一连串图表数字背后又折射出怎样的“民生温度”?
南京团会场上,正在发言的是365彩票app老版_365速发国际平台坑人_bt365无法登陆江苏省委委员、南京市审计局巡视员林林,她翻开厚厚一本预算草案,随手就便能找出需要对应的各项支出。林林直言,以往那些有点模糊笼统的字眼,如今全被一行行的项目和数字所取代,一目了然、清楚明白:“社保资金是哪几块,这些都很细,一般预算支出的口径是什么,支出的这都是新增加的,不然原来没有这么多,比方说商品服务支出多少,一般机关支出就是这三大块,它连一级科目二级三级科目都给你公布了,办公费多少水电费多少。让大家有知情权,对情况更了解,更有依据。”
不仅预算文件变得丰富了,字里行间也更加凸显出“补民生短板”的决心。苏州大学党委书记王卓君特别注意到,在2016年预算执行情况中写道,“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5%以上用于民生,省级财政民生支出比重达80%”,同时在今年预算中重点民生支出仍有增长:“比如从2016年政府预算当中,为了补短板在民生方面,一共投了200多个项目、4000多亿,今年的预算中有明确一条,不低于2016年比例水平,就是为了老百姓生活获得感有更大的提高。”
除了财政支出保民生,南京市栖霞区委书记刑正军最关注的莫过于财政政策对实体经济的支持驱动:“通过设立产业基金、通过对智能工厂的补助,都有一个很鲜明的导向,实体经济占我们经济80%以上,只有经济稳,才能保证整体工作有平稳健康发展。”
近几年来,备受关注的省两会预算在热度之余,更添“民生温度”,南京审计大学党委书记、省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王家新指出,两会预算正朝着科学化、人本化方向发展:“当然江苏作为经济大省,也同样受整个宏观环境的影响,在社会转型的今天,如何在把建设、发展和更加强调秩序公平,把它平稳好,财政的口袋如何来保障,确实有新的命题值得研究。”
【江苏新闻广播 (南京FM93.7)刘雨薇、丁凤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