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国的政党制度小结
7月7至9日参加了社省委在省社院举办的培训班,通过学习会议精神和阅读中国的政党制度这本书,感想很多,总结多党合作经验,对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巩固和壮大爱国统一战线,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政党制度是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政党制度,是由该国国情、国家性质和社会发展状况所决定。各国政党制度的不同体现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多样性。中国实行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制度在中国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一道携手前进,一道经受考验,一道赢得胜利,我国多党合作事业走过了光辉历程,取得了伟大成就:一是巩固发展了团结和谐的政党关系,形成了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的政治格局,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始终坚持与共产党亲密合作、同心同德、患难与共,多党合作在维护国家政局稳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切实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认真考察调研,踊跃建言献策,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多党合作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执行过程中,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就中共各级党委有关重要会议文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法律法规制定完善,有关重要人事安排等,提出了许多有见地、有价值的意见建议,多党合作在促进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四是坚持搞好合作共事,非中共干部在各级人大、政府、政协、司法机关、有关社会团体和单位占有一定数量或比例,已经成为国家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优化了干部队伍结构,增强了领导班子活力,多党合作在加强国家政权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五是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广泛联系各界人士,扩大有序政治参与,畅通和拓宽反映社情民意和利益表达的渠道,彰显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的优势,多党合作在推进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国多党合作制度伴随新中国的发展而不断巩固和完善,见证了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与教训,经历了自身发展的辉煌与曲折。总结我国多党合作事业发展的不平凡历程,给我们以许多深刻的启示:
——立足中国国情,坚持走自己的政治发展道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之所以能够在中国土壤中生根发芽,之所以能够始终保持旺盛活力,就是因为它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和政党学说,又适应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时代特征,体现了鲜明的中国特色。历史与现实充分表明,一党专制、多党竞争都是与中国国情相背离、与人民意志相违背的,只有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才能推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取得成功,才能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多党合作制度,既要坚持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又要积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经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越走越稳健、越走越宽广。
——充分发扬民主,不断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共同追求的目标,也是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基石。通过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社会各界人士积极为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出谋划策,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对党和政府的工作进行民主监督,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有利于扩大人民民主与实现高度集中的有机结合。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进一步坚持和完善我国多党合作制度,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引导和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确保各种利益诉求和愿望得到充分表达,促进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广泛凝聚力量,充分体现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我国的多党合作从一开始,就是为了争取民主自由、反对独裁统治,为了团结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追求中国光明的前途而建立起来的。在我国政党格局中,既坚持共产党领导又实行多党派合作,能够把各方面的力量凝聚在共产党的周围,为着共同的利益、共同的目标而团结奋斗。通过实行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调动了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促进了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人士的团结合作,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坚持和完善我国多党合作制度,必须坚持广泛团结联合,充分发挥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作用,不断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巩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
——倡导包容存异,努力营造宽松稳定的政治环境。我国的各个政党能够汇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走上团结合作道路,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多党合作制度以合作、协商代替对立、竞争,实现一致性与多样性的统一。无论社会如何发展,时代如何变化,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始终既坚持基本共识又保持各自特色,既亲密合作又相互监督,在国家政治社会生活中充分发挥作用。坚持和完善我国多党合作制度,必须坚持求同存异、体谅包容,坚持民主协商、平等相待,既确保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导,又保证民主党派独立自主地处理内部事务和开展活动,始终在宽松稳定、团结和谐的良好氛围中共同奋斗、一道前进。
——不断创新发展,始终保持多党合作的生机活力。任何一种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都需要适应时代要求不断创新和发展,否则就会保守僵化、停滞不前。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一道,进行了艰辛探索,坚持不懈地推动多党合作理论创新、实践发展和制度完善,使这一制度成为世界政党制度体系中的一个伟大创造。坚持和完善我国多党合作制度,必须着眼时代发展的新要求,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积极应对国内外形势变化带来的新挑战,不断解决多党合作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多党合作事业实现新发展,需要集中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深入研究、回答和解决多党合作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在这里提出五个方面的问题,与大家一起加强研讨和交流。
第一,要深入研究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理论体系问题。这是我国政党制度的鲜明特色和独创性所决定的,是打破西方国家政党理论的话语霸权所需要的,是多党合作新的实践发展所要求的。要立足我国国情,研究把握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内在规律,在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现有理论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深化、提炼概括,形成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全面系统、科学规范的理论体系。
第二,要深入研究多党合作如何坚持走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问题。坚持什么样的道路,决定什么样的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多党合作事业发展的唯一正确之路。要研究在坚持和完善多党合作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如何更好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坚持人民当家作主权利的充分实现,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增添动力。
第三,要深入研究参政党在国家政治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定位问题。当前,特别要研究如何推动民主党派充分发挥民主监督作用,畅通知情、沟通、反馈等渠道,保障他们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明确民主监督的范围、内容和程序,积极探索富有成效的监督形式,进一步增强民主监督的实效性。
第四,要深入研究新一代非中共代表人士的培养问题。要研究民主党派新一代成员特别是代表人士成长的特点和规律,探索更加有效的培养方式、机制和载体,把制度安排、学习培训、实践锻炼等有机结合起来,变自然成长为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使他们成为有较高政治素质、有较大社会贡献、有较强参政议政能力、在所联系群众中有较大影响的代表性人士,为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事业发展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第五,要深入研究进一步完善多党合作的运行机制问题。要研究多党合作的运行机制如何有效地与我国政治体制的运行机制相衔接,与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相适应,进一步规范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内容、形式和程序。同时,要研究如何健全和完善法律保障、制度保障、政策保障等多党合作的运行机制,确保多党合作制度的效能和作用的充分发挥。
在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伟大征程中,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周围,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同心同德、和衷共济、开拓进取,使多党合作的优良传统薪火相传、发扬光大,不断谱写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事业的新篇章!
徐州市委会 史卫东